受够血拼和拥挤?新潮度假给小长假“加特技”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中国政府网 消息,国务院13日发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调休放假的通知,定于9月3日至5日调休放假。面对突如其来的小长假,许多人精打细算,准备度过一个轻松愉快而有意义的假期。
从当下景点游客爆满、商家铺天盖地节日促销、购物大军的东奔西突的节日景象中不难看出,“旅游和消费”往往成为中国民众欢度佳节的关键词。然而,“血拼”和“景点扎堆”并不是身心放松的唯一方式,多种新颖、健康的度假方式正等待大家去体验。
我们是会玩会享受的中国人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中,许多人对“购物”一词并不陌生。随着国民收入增加,签证政策利好,近年来旅游热持续升温。港澳台购物美食游,新马泰假日阳光行成为国民热议焦点。中国游客队伍浩荡拉动旅游业发展,展示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被深深烙上“土豪”印记的中国游客也对整个地区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一”期间,中国游客足迹遍布全球各地,为旅游及零售业带来惊喜。据韩联社5月5日报道,韩国观光公社表示,4月30日至5月4日,赴韩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达10万人次,同比增加20.6%。韩国流通业统计显示,韩国乐天、现代及新世界百货商店的销售额得益于中国游客人数,同比增长了60%。
报道称,其中新世界百货中国游客消费额增长了58.4%。杂货、手表及宝石等传统优势商品的增长额为24.8%,与之相比,韩国女性时尚用品的销售额则增长了89%,成为今年最具人气的商品。其中,MINIMUN等韩国精致品牌服饰的销售额激增了224.4%。
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奔赴韩国的同时,“香港热”依旧风采不减。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内地“五一”小黄金周期间,内地游客首两日入境总人数较去年上升15.1%。旅游业分析估计,由于内地“五一”小黄金周与香港本地周末假期重叠,新鸿基地产旗下上水广场等九大商场销情报捷,共吸引342万人次,总营业额亦达1.89亿佳绩,两者均较2014年上升12%。
人们奔波于各大拥挤的旅游胜地,促销商场,却悄然不知,还有更多别样的度假方式正在走进人们的视线,丰富着我们的假日生活。
拍照留念,扫货逛街都是人们传统度过小长假的方式,在生活质量快速提高的二十一世纪,度假方式正在走向多元化、创新和人文关怀的新潮流。在这里,小编为您奉上四种国际新兴的度假休闲模式。
“黑洞”度假:体验瓦尔登湖式的生活
无处不在的现代科技和网络,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无法真正分开,许多人度假时还要随时查看手机和电脑邮件,休假成了名副其实的“待命休假”。人们渴望能够抛开繁杂,真正地停下脚步、回归自然,于是,在国外,“黑洞度假区”应运而生。
“黑洞度假区”(black-hole resorts)就是指没有手机和网络接收信号,不配电视,甚至连闹钟都不鼓励使用的度假旅游区。黑洞可以吞噬邻近宇宙区域的所有光线和任何物质,顾名思义,“黑洞度假”就是要让人们彻底从工作中解脱出来,聆听自然,关注灵魂,全身心地投入到瓦尔登湖式的慢生活中。
现在,这种全新的度假方式在国内也渐渐发展起来,但仍然属于小众的范畴。“黑洞”度假模式即在自然的静谧中找回生命的纯粹,关掉手机,扔下电脑,找一个偏僻而幽美的去处,来一场心灵的旅行。
公路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一提起公路旅行,首先映入脑海的一定是美国的公路电影。作为一种基于公路文化的旅行方式,公路旅行不只是在美国,在整个西方都十分流行。事实上,随着国内公路体系的不断完善,在国内实现公路旅行也不再是一种奢望。
和亲人、朋友一起来一场全身心的放松,享受阳光的沐浴,欣赏沿途的风景,留下美好的回忆。一场公路旅行可以成为一场特别的生命仪式,在有生之年,你至少要拥有一次这样的经历,来真切地感受你生活的这片土地,探寻其间你不曾发现的独特魅力。
2010年世博会期间,中青旅首次将公路旅游这一理念引入中国,并打造公路旅游品牌“阳光巴士”,目前已开通了好客山东、锦绣山西、壮美河南等多条旅游线路。目前,中青旅正将其打造的公路旅游网络向全国延伸,游客们将获得更加多元化的选择和更丰富的旅游体验。
换房旅行:交换钥匙 享受别样出行体验
两个来自不同城市的陌生人,按照约定,互相交换房门钥匙,各自迁入对方家中,体验对方的生活方式,各自在一个陌生却温暖的环境中度过一段难忘的假期。这正是“换房旅行”所能带来的独特体验。
“换房旅行”始于欧洲,当下因其独特的魅力而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青睐。所谓“换房”,指的是身居异地的两人达成协议,在规定日期内交换住房,交换地点,分别享受属于自己的假期生活。这种新奇的旅行方式不仅可以省下一大笔住宿、交通等旅行开销,还能为旅游者提供一种别开生面的旅行体验。
“换房旅行”让人们不再因旅途中的大笔开销而烦恼,不再为逛景点走马观花而遗憾。花最少的钱,享受最独特的旅行经历。
啤酒盛宴:一次“喝”个痛快
在德国的慕尼黑,每年9月人们都会保留这样的传统——在欢声笑语中度过全年最盛大的民间活动。在这里人们载歌载舞,举杯赏月,在这里人们聚亲访友,欢度佳节。
自1810年起,每年人们都会在慕尼黑城西的特雷西娅草坪上举办啤酒节,年参观人数超过600万人。人们身穿民族服饰,无论你装扮成为衣着华丽的贵族绅士,身披绫罗绸缎的王妃公主,抑或鲜花装点的活泼少女,素雅朴实的农民伯伯,欢呼和掌声总是相传万里。
在这一天,每个啤酒厂用心装点自己的啤酒棚。啤酒棚外部的装修标新立异,有庄园、宫殿等各式造型。小麦啤酒(Wiesnbier)是德国啤酒节的主角,味道正宗,口感极佳。
事实上在中国,这样特别的度假方式正在悄悄拉开序曲,走进人们的视线。首届“慕尼黑啤酒节—北京之旅”成功举办,吸引了50万人次参加,成为北京市民和各地游客休闲度假、狂欢畅饮的绝佳选择。以“成都的慕尼黑,世界的狂欢节”为主题的成都啤酒文化节也为30万游客展现出原汁原味的巴伐利亚民族特色。在音乐和热闹中,约上三五好友,放下压力,畅饮倾谈,品味佳酿,体会生活。(实习编译:赖书涵 陈昕彤 邹祎晨 审稿:聂鲁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