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目睹尼皇宫老楼坍塌:游客被海浪般黄尘淹没

2015/04/27 | 分类: 环球新闻 | 编辑: 旅游博客 | | 发表评论

昨日,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一个孩子在户外避难。新华社发

2013年7月28日(上图)和2015年4月25日(下图)的达拉哈拉塔。新华社发

2013年9月18日(上图)和2015年4月25日(下图)杜巴广场。新华社发

  原标题:殇九成老建筑化断壁残垣

  广东滞留尼泊尔游客暂无伤亡将陆续乘机返回国内

  遗产浩劫

  据新华社电北京时间昨日15时09分,尼泊尔再次发生强烈余震,中国地震台网测定为7.1级,美国地质勘探局测定为6.7级。

  据尼泊尔官方电视台报道,加德满都谷地(包括加德满都、帕坦、巴德岗三个城市)中90%的古老广场建筑、宗教庙宇已在25日的大地震及其后的强烈余震中坍塌,世界文化遗产遭遇灭顶之灾。

  而加德满都的杜巴广场有50多座寺庙和宫殿,浓缩了尼泊尔16世纪至19世纪建筑精华。然而,25日中午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几百年留存下来的美丽文明消失不见。广场上,五分之三的建筑已经彻底被毁,余下大部分也受损严重、面目全非。

  等回家

  粤200多游客仍在尼泊尔

  广州12团100多人

  佛山2团16人

  东莞1团19人

  顺德1团22人

  (截至昨日凌晨广东省旅游局通报数据)

  在现场

  “从夜里到清晨,至少发生三次很强的余震,这一切好像永不结束……我每小时都会醒来,我很庆幸自己还活着。”

  ——加德满都当地市民孙达尔·沙赫

  据新华社电强震过后,加德满都杜巴广场。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悲伤……残垣断壁、瓦砾碎石,佛像横在断木之上,人们茫然跨过废墟……

  “从夜里到清晨,至少发生三次很强的余震,我们怎么能感觉安全?这一切好像永不结束……我每小时都会醒来,我很庆幸自己还活着。”当地市民孙达尔·沙赫长出一口气说。

  眼前的一切好似对沙赫此番心情的诠释:倒下的墙壁、折断的树木、切断的电力、厚厚的灰尘……可以想象,地震发生时,大地受到了怎样的晃动、扭曲和撕裂。

  第一次地震发生后,市民什里希·维迪雅以为可以返回家中,但是余震接二连三来袭,让他选择留在户外。“没人知道下次余震有多强,外面很冷,所以我们只能躲在车里。”

  杜巴广场附近的老旧社区,因房屋受损而无家可归的人们在空地铺开塑料布或硬纸板,妇女和孩子坐在上面相拥取暖。有人找来木材取火,靠方便面、饼干充饥。

  记者看到,青壮年男子自发地加入到尼泊尔安全部队、警方和救援人员主导的震后搜救行动中,在废墟中使用双手扒开砖头、石块,艰难而执着地找寻任何一丝生命的迹象。

  加德满都各医院都已进入超负荷运转状态,收治的伤员多达数千人,医院旁边的街道、空地都被临时开辟为救护场所。此外,还有大量尸体被送到医院等待处理。

  活下来是最重要的事情。毕竟,有生命才有希望。哭泣的杜巴广场和尼泊尔,恢复才刚开始。

  目击游客被海浪般黄尘淹没

  广州日报讯(记者杨进通讯员粤旅宣、穗旅宣、郭欣、陈雪)多位在尼泊尔旅游的游客在地震发生时,与死神擦肩而过。

  网友“牛车水田”介绍,地震发生时自己与家人正在参观皇宫,“眼看百年老楼轰然坍塌,全世界各地游客被如海浪般的黄尘灰土淹没。”“她与同伴们趁地震间隙安全撤出,在死亡边缘走了一遭。”

  还有一位游客称,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遭遇尼泊尔有史以来最强的地震,“整个城市到处都是废墟,也不停听到救援车鸣笛,自己平缓下情绪,正赶去与同胞们会合。”

  一位在博卡拉的游客称,地震发生时他正在开车,当时看到商店与酒吧里大量人往外跑,停下车后,就看见路边的楼剧烈晃动,非常恐怖。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标签页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Top